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介绍:
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采用特殊的管状三电极结构,对被捕集粉的适应性为广泛,同时在入口处增设了适当的预荷电电极,能用较短的电场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,整个电场牢固可靠,而且价格较低.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安装、调整、维护使用方便,是中小型企业理想的除尘设备.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设计效率在95%-95.5%的范围内。在确定处理效率时要根据规定的排放标准经济的原则。在达到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效率。
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的特点:
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的安装、调整、维护使用的方便,是中小型企业理想的除尘设备。其采用特殊的管状三电极结构,对被捕集粉的适应性为广泛,同时在入口处增设了适当的预荷电电极,能用较短的电场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,使整个电场牢固可靠,而且价格较低。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与其它除尘设备相比,耗能少,除尘效率高,适用于祛除烟气中0.01—50µm的粉尘,并且可用于烟气温度高、压力大的场合。实践表白,处理的烟气量越大,使用静电除尘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越经济。
影响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的性能的要素:
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的比电阻是评价导电性的指标,它对除尘效率有直接的影响。比电阻过低,尘粒难以保持在集尘电极上,会导致其重返气流;比电阻过高,到达集尘电极的尘粒电荷不易放出,在尘层之间形成电压梯度会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等危险现象。这些情况都会大大降低除尘的效率。该除尘器的性能主要受粉尘性质、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三个因素的影响较大,使用时,应格外注意。
GD系列管极式静电除尘器使用范围:
1、工业及采暖用燃煤锅炉,燃重油锅炉。
2、建材:干、湿法水泥旋窑、机立窑,生、熟料磨,原料烘干机及水泥包装机。
3、有色冶炼:铜、铅、锌烧结,铜熔炼炉、电弧炉、反射炉等。
4、冶金:铁矿烧结机(头、尾部)、高炉、平炉、焦炉、转炉、电弧炉及耐火材料行业。
| 3ⅡB | 5ⅠA | 5ⅡB | 7.5ⅡB | 10ⅡC | 15ⅡB |
一、形式 | 带有辅助电极、管状、阳极、鱼刺形放电极的卧式除尘器 |
1.有效断面积(m2) | 3 | 5 | 5 | 7.5 | 10 | 14.3 |
2.烟气处理量(m3/h) | 6480-10800 | 10800-14400 | 10800-21600 | 16200-32400 | 21600-43200 | 32400-64800 |
3.电场风速(m/s) | 0.6-1.0 | 0.6-0.8 | 0.6-1.2 | 0.6-1.2 | 0.6-1.2 | 0.6-1.2 |
4.正负极间距(mm) | 125 | 125 | 125 | 125 | 150 | 150 |
5.集尘极总面积(m2) | 280 | 172 | 344 | 362 | 445 | 720 |
6.集尘极板振打方式 | 浮动拔叉周期可调试振打系统 |
7.电晕极振打方式 | 浮动拔叉周期可调试振打系统 |
8.电晕线形式 | 鱼刺线 |
9电场内烟气压力(mm.H20) | -250 | -250 | -250 | -250 | -250 | -250 |
10阻力(mm.H20) | <20 | <20 | <20 | <20 | <20 | <30 |
11气体允许*高温度(℃) | 300 | 300 | 300 | 300 | 300 | 300 |
12设计效率(%) | 99 | 99 | 99 | 99 | 99 | 99 |
13硅整流装置容量(A/KV) | 0.1/60 | 0.1/60 | 0.1/60 | 0.1/60 | 0.1/60 | 0.1/60 |
14硅整流装置数量(台) | 2 | 1 | 2 | 2 | 2 | 2 |
二、阳极振打用电动机组数量 | 2 | 1 | 2 | 2 | 2 | 2 |
三、阴极振打用电动机组数量 | 2 | 1 | 2 | 2 | 2 | 2 |
四、给料机减速电机数量 | 2 | 1 | 2 | 2 | 2 | 2 |
五、设备总重(T) | 19 | 19 | 24 | 34 | 40 | 49 |
| 15ⅡC | 18ⅢB | 20ⅡB | 30ⅡB | 40ⅡC | 50ⅡB | |
一、形式 | 带有辅助电极、管状、阳极、鱼刺形放电极的卧式除尘器 |
1.有效断面积(m2) | 14.3 | 17.5 | 20 | 30 | 40 | 50 | |
2.烟气处理量(m3/h) | 32400-64800 | 50400-81900 | 57600-86400 | 86400-140400 |
115200-187200 | 144000-234000 | |
3.电场风速(m/s) | 0.6-1.2 | 0.8-1.3 | 0.8-1.2 | 0.8-1.3 | 0.8-1.3 | 0.8-1.3 | |
4.正负极间距(mm) | 175 | 180 | 180 | 180 | 190 | 200 | |
5.集尘极总面积(m2) | 690 | 1648 | 1146 | 1484 | 1738 | 2412 | |
6.集尘极板振打方式 | 浮动拔叉周期可调试振打系统 |
7.电晕极振打方式 | 浮动拔叉周期可调试振打系统 |
8.电晕线形式 | 鱼刺线 |
9.电场内烟气压力(mm.H20) | -250 |
10.阻力(mm.H20) | 〈30 |
11.气体允许*高温度(℃) | 300 |
12.设计效率(%) | ≮99 |
13.硅整流装置容量(A/KV) | 0.2/60 | 0.4/72 | 0.4/72 | 0.4/72 | 0.7/80 | 1.0/80 | |
14.硅整流装置数量(台) | 2 | 3 | 2 | 2 | 2 | 2 | |
二、阳极振打用电动机组数量 | 2 | 6 | 2 | 2 | 2 | 2 | |
三、阴极振打用电动机组数量 | 2 | 6 | 2 | 2 | 2 | 2 | |
四、给料机减速电机数量 | 2 | 3 | 2 | 2 | 2 | 2 | |
五、设备总重(T) | 47 | 118 | 73 | 95 | 130 | 155 | |
